“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高爾基也曾說過: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熱愛勞動的人,用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我們能有現在美好的生活那都是廣大勞動者,用每一滴汗水澆灌而來的,用每一滴心血淬造而成的。
姜玉濤,男,42歲,現任西南分公司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項目總工程師,全國一級注冊建造師。該同志工作期間撰寫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共計數十篇,編寫的技術總結、論文、工法、科技立項、QC等方案多次榮獲公司獎項。自參加工作20年以來,他始終秉持作風優良,以擔當詮釋初心,以實干踐行使命,堅持以做好工程質量為目標,憑著對工作的熱愛與執著,用真情和汗水譜寫著敬業的詩篇,用智慧和實干描繪出青春的畫卷。
以學筑信念,奮發有為踐初心,做工作中的勤奮者
心有所信,方能行穩致遠。作為一名當代年輕人,他堅持把學習放在首位,為了更好地施工建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地學習技術知識,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自身工作經驗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夠承擔和勝任項目交予的工作任務,能夠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做出迅速、高效、全面的執行和落實。
同時,他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在保證工程安全質量的前提下,發揮項目總工程師的作用,搶進度,多次超額提前完成業主和項目部下發的節點工期任務。施工中,時時注重控制和把握日常施工技術質量,為項目施工建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工作中,他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作起來有一種不知疲倦、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忘我拼搏的精神。他始終如一,勤勞踏實地工作,努力進取、不斷完善自身,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樹立自覺的學習意識,循序漸進、溫故知新、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扎扎實實地學習,始終在為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名工程建設的專業人才而不懈努力著。
以干為要,甘為路石顯作為,做建筑施工中的攀登者
滾石上山,不進則退;事業成敗,關鍵在干。在工作中,他迎難而上,勇挑重擔,認真履職盡責、堅定攻堅克難,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項目總工程師的初心和使命。
項目總工程師是全面負責項目技術工作的主要領導者,其工作范圍涉及工程項目施工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及過程,其工作成效與工程的質量、安全、進度和經濟效益有直接關系。他在工程質量管控、施工工藝和現場各參建單位協調方面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處理方式,現場工作中一直堅持抓好質量第一關,嚴格切合實際,堅持按項目管理制度執行,加強監管,合理管控主體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兩條紅線,爭取時效最短,效率最高。工作積極高效的同時還有著一顆虛心學習的心。努力鉆研專業技術知識,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對新技術運用傾注了滿腔熱情。在宜賓二醫院項目建設現場,總是能看到姜玉濤奔忙的身影,他不分晝夜、不知疲憊地穿梭于各個作業點之間,成了繁忙施工現場的一道風景。
以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做項目施工管理的沖鋒者
克服一切困難,啃掉一切難啃的骨頭,勇于為項目施工保駕護航。工程施工過程中,在施工質量、安全、工程指揮協調、施工進度、成本管控等多方面情況下,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努力克服不斷出現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建設宜賓二醫院項目的時候,由于該項目外觀為“長江魚”的設計造型,主體結構全部為弧線設計,且弧度不統一,施工技術難度較大。他反復摸索、大膽創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測量控制點和測量方案,保證結構位置準確,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保證工期和成本目標,順利解決了大面積不規則弧形結構施工難題。
“他每天帶著問題去現場,在工地施工現場一待就是一天?!?/span>項目部管理人員說道。在施工過程中,他凡事親力親為,從白天工地指導到施工監督工作,從現場的指揮監督到發現問題時立即要求改正,工地的每一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和汗水。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工地上有需要,他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他先后克服環保限產、高溫限電、疫情防控等多方面影響,完成了85%的主體結構施工。同時,穿插進行二次結構施工,目前完成產值近80%,按合同約定全部實現了結算和回款。
“路雖遠矣,行則將至”。幾十年來,他在崗位上默默地奉獻,用高尚的品格、豐富的知識、精湛的技術,寧靜中蘊含勃發,平實中綻放華彩的人生日記。他總是說“在努力做事這條路上,聰明人都用笨辦法,自己也要做用笨辦法去努力做事的人?!边@就是姜玉濤,一名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二冶人。